同登是越北的邊境小城鎮,離友誼關(舊名鎮南關)約三四公里,部分入越國軍包括父親的部隊就是由此進入越南。
原本四人的小團體,燕嫂因事先行返台,小毛哥、阿班和我從河內搭火車到同登,這路線每天只有一班車往返,都是沒有空調的硬座(還真是硬板凳),好在十一月氣溫還不需冷氣,只是上車後發現手中對號車票其實無作用,車廂很空大家都隨意坐,我們也就隨俗。
到同登火車站已近中午一點鐘,這是越南國鐵的最北一站,也是國際線往中國南寧的出入境站。車站不大,設有海關及安檢櫃台。國際線也是每天往返各一班,這邊境小站每天就四班火車行駛,沒車時站內空蕩蕩。
車站逛了一圈,內外都一樣冷清。我們專程來此是想去中越邊境及友誼關看看,本以為出車站就可見到邊境,四顧卻無任何標誌或指引,只好詢問售票處人員。見制服上名牌姓阮,職務似乎是書記或站長,先以英文詢問,不通,結果這位阮小姐居然能說一些華語,告知邊境離此仍有一段路,她可幫忙代叫計程車。古道熱腸的阮小姐還要我們再多等一個小時,待最後一班列車離開她願開車帶我們去,可惜我們等不及,只好請她代叫車。
車抵邊境崗哨前就不得進入,我們前去詢問是否可以進去看一下邊境,守衛請出一位較高階人員,同意我們自己步行前往,約行一公里見另一崗哨,這裡應該就是邊防區了,以為可以探訪的友誼關景區原來是在中國那邊,中國邊防守衛警覺性特強,先是要檢查護照及中國簽證,我們告知並不打算進入中國,警衛馬上厲聲驅趕,為避免在異國生事,我們只好悵然離開。好在阿班遙拍了一張「南疆國門第一路」的石刻,做為我和小毛哥履足此地見證。我們在越南邊境步行來回兩公里,感知在不同時空裡與父親的足跡交錯重疊,也稍減未能進入昔日的鎮南關之憾。
友善的第一邊境崗哨 | 第二邊境崗哨柵欄內 |
回到第一座崗哨搭原計程車往諒山,到旅館安頓好已三點半了,趕緊去街上找吃的。市區街道都是一家家樸實小店鋪,看到一家小吃店食物現做,店內也有些客人,想應不至於踩地雷便進入。小店供應的食物也只有一種,包著豆芽菜和漢姆肉的現煎炸的蛋捲,附上一盆生菜、一碟切片黃瓜及一碗酸辣醬。偷看別桌年輕人把黃瓜及生菜沾醬後裹著蛋捲吃,我們也如法泡製,果真爽口,讓蛋捲吃來酥脆而不油膩,這簡單的一餐讓我們十分滿意。
美味的蛋捲 |
諒山街頭
|
餐後我們往河邊走去,穿過一座大市場,後方就是穿越諒山的奇宮河(Sông Ky Công),當年國軍部隊入越的第一夜,就露宿在河邊沙地,疲困不堪的官兵和隨軍眷屬及義民,首次擺脫了凶險的戰場,就在這一片河灘上,沉沉睡去。
倚在河岸邊觀看,河水黃濁,兩邊河岸坡地都已披覆草皮,極目所及河邊已無沙灘蹤影,過往歷史在此已完全不著痕跡。

諒山火車站 | 貨車廂的席夢思 |
原來這裡許多往南的大小貨品都靠這班火車運送,尤其又遇上周末出貨,此等盛況真是嚇煞人也。一節貨車廂已堆至車頂,車內走道也全都塞滿貨物,一婦人爬至貨車廂頂端安然躺下,似乎那就是她的席夢思。我們在車廂最前方找到空位,以為是運氣好,後來方知是保留給列車人員的座位,因此本地人不會來搶占,還好我們是「外國人」,列車人員直到車過半途有其他座位空出後,才要求我們換位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