許久許久以前就在各種紀錄片、照片中看過蘭嶼達悟人的拼板舟,它不但造型獨特、線條優美,最特別的是船身上以紅、黑、白三色為主的裝飾圖案,呈現強烈的部族風格,讓人驚豔。
這次到蘭嶼,終於能夠如願以償親眼欣賞、親手撫觸。最棒的是,我還搭乘著拼板舟在海上小小遨遊一番,彷如「美夢成真」的感覺。
話說有天下午風平浪靜,我們到達約定的碼頭邊,瑪濫和他的拼板舟已經在等我們了。瑪濫是達悟語「叔叔」的意思,他是月台民宿老鍋蓋的叔叔。拼板舟是瑪濫親手做的,今天也是由他親自划舟。
要登舟了,穿上救生衣開始有些緊張,船真的很小耶。民宿樓友告訴我:「妳的工作就是和瑪濫聊天和把水瓢出來。」啊?有沒搞錯?船內會積水?
拼板舟是尖底船,所以隨著浪搖擺的幅度頗大,而且船緣和海面只有我的一個手掌距離,好像波浪隨時會把我搖進海裡。瑪濫安慰我說:「不怕不怕,船搖你就跟著它搖。」
我一邊跟瑪濫聊天,一邊還真的要瓢水。船的底部果真有海水滲入,還好只是淺淺的一層,船上一把特製的水瓢,就像是撲克牌上的紅桃或黑桃形狀的平底鍋,很容易就可以把船上的淺水舀出來。它是由一整塊木頭雕成,現在在蘭嶼也已是古董級的東西,很少有人製作了。我越來越覺得有趣了,拼板舟好玩耶。
下一輪換我家老爺上場,瑪濫打量一下他的身形,馬上把座板移向船中央。唔,阿叔還蠻有穩定重心概念的。瑪濫、老鍋蓋及民宿樓友奮力把老爺推下水,奇怪,我怎麼感覺他們笑得有點「邪惡」?好像要送件大禮給海龍王似的。

小舟飄飄盪盪,原來我一個手掌距離的船邊,老爺坐上去看起來幾乎和海面要等高了。
瑪濫和老爺終於平安返航。專程送來的船還要用小貨車運回去,大家同心合力從卵石壘壘的海灘推舟,真是不容易,怪不得大家比較喜歡「順水推舟」。
瑪濫環抱著他的舟,專注而慎重的神情讓人感動。
達悟拼板舟上的紋飾,除了人形紋,最重要的莫過於由同心圓組成,狀似太陽光芒向外放射的眼睛圖案,達悟人稱為「船之眼」。船眼紋刻繪在拼板舟船首和船尾的左右兩側,具有避邪、保佑平安和指引方向的神聖意義,對於以海為生的達悟族而言,是非常重要的傳統圖案。
船首和船尾的羽毛裝飾,通常是在正式的場合使用的。瑪濫為我們安裝上去,這種被隆重款待的感覺,真好。
拼板舟和獨木舟不同的是,它是由許多塊木板組合而成。有大、小船之分,小船以21塊拼合,僅容1至3人;大船以27塊拼合而成,可乘6、8、10人。拼板舟靠木釘、接榫、結綁及膠水拼合而成,於船板上鑽孔,以小桑葉釘拼合。是取小葉桑木的心材(質硬),作為永久性木釘。一般小船需用450根左右;大船需用700根左右桑木釘。
船的構造與木材屬性相配合,愈底層,所用的樹材愈堅硬(便於在沙灘鵝卵石上拖行)。材料取自番龍眼、欖仁、綠島榕、蘭嶼赤楠等樹材。
值得一提的是,蘭嶼的拼板舟曾被送到荷蘭參展,尖底船的破浪優勢及船體弧線的流體力學,讓造船業發達的荷蘭人也大吃一驚。達悟人使用了世世代代的拼板舟,已早早領先了現代的造船技術,這是達悟人的驕傲,當然也是台灣人的囉。
這是我在蘭嶼的快樂日子~其中的一天。
資料參考:蘭嶼問答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