此鴛鴦非關風流,是比較複雜的另一種滋味。

很多人都知道,香港有一種特有的飲料,是把咖啡和茶加在一起,還取了一個很有意思的名字:鴛鴦。這種飲料源自五六十年代的大排檔,可說是許多香港人的共同記憶。
我喜歡咖啡也喜歡茶,但初聽咖啡加茶就感覺太怪異了,怎麼有人想出這種奇怪的喝法?所以在香港工作幾年間,我從未有過嘗試的念頭。
退休之後,看事情似乎都變得寬容許多,這次到香港,我終於品嚐了鴛鴦,發現咖啡和茶十分契合地交融在一起,但又保留了各自的味道,喝來香濃順口,這是我完全意想不到的。一個西方和東方的組合,竟是如此的順理成章。
我突然發現,「鴛鴦」就是香港最好的寫照。
香港的歷史不用我說,且看看平民百姓的家常日子吧!
香港的語言是極為獨特的,粵語和英語的融合已非一句「外來語」可涵蓋,它已經是完全創造了另一種新的通用語言。許多重要街道名都是由英文音譯而來不說,日常生活中例如:的士 / Taxi、士多 / Store、士多啤梨 / Strawberry、班戢 / Pancake—這些可都不只是口語,而是寫在餐牌上的文字喔。老阿婆和「鬼佬」(老外)都可以毫無障礙地用各自又共通的語言在餐廳點餐、搭計程車。要是鬼佬迷了路,遇上阿婆也可以指引無誤。
在賣廣東粥和腸粉的傳統店裡,用完餐的選擇可以是一杯茶或是咖啡。
在西式餐廳裡,餐後甜點也可以是傳統的港式點心如豆腐腦或蓮蓉包。
香港這地方,以前英國人統治時是華洋雜處,現在脫離了殖民地依舊吸引各國人來觀光、工作,因此香港的文化一直有著相互交融、又各得其所的特色。
香港人品味甚高。因為見多識廣,也因為站在流行的前線。不論穿著、生活或是藝術文化各方面的吸收力和包容性,在華人地區來說,都是數一數二的。
但有的時候,咖啡與茶相加也不是那麼美味。(待續)
香港鴛鴦(二)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