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從紅場北側進入廣場之前,可以看到五片一組的外方內圓的銅片,許多人踩在圓心上投擲硬幣,圓心中有一個「O」字已經差不多被踩平,這就是莫斯科的地理中心點。投擲硬幣也許代表著祈福,好幾個當地老婦人在一旁守候並當場撿拾。嗯,不知這福氣會降臨到誰的身上呢?
從紅場北面入口,先穿過兩個拱門形狀的「耶穌復活門」。
在復活門旁的國家歷史博物館,建於1873年,原本是莫斯科大學的舊址,也是莫斯科最古老的博物館。外觀氣勢磅礡,美麗的紅磚建築屋頂上有銀白色尖頂。與五彩繽紛的聖瓦西里教堂遙遙相對,博物館更顯得沈穩內斂。

一座大理石平頂的列寧墓,安置在紅場西側、克里姆林宮外城牆下,在特定時間開放供人入內瞻仰遺體。廣場上的一座墳墓讓人感覺有些突兀,但就像天安門廣場的南側有毛澤東遺體供人瞻仰一樣,也許放在具有象徵性的公眾場所,就是一種堅定信仰的儀式。另外,列寧墓上的平頂,還兼做閱兵台之用,墓的兩旁可搭建觀禮台,紅場的閱兵儀式就在列寧墓面前舉行,也是十分特別的。
感覺俄羅斯有許多地方和中國大陸相仿,不知是因為社會主義體制或是往來密切的鄰居之故。只是某些部分俄國人比較內斂,例如樸實的大理石列寧墓,就和氣派的毛澤東紀念堂大異其趣。列寧自1924年去世後就一直長眠於此,不過跟據最近的新聞報導,克里姆林宮計畫明年遷葬至國家墓園,屆時原址將改為列寧博物館。

聖瓦西里教堂前,有一座青銅雕像,是紀念俄羅斯的民族英雄米寧和波札爾斯基。他們是當時的貴族和貧民領袖,在1611至1612年間,為對抗波蘭軍隊的入侵,俄羅斯的貴族和貧民首度攜手合作,組織並率領義軍擊敗了波蘭軍隊,拯救了莫斯科。200年後,莫斯科為他們建立了這座紀念銅像。

佔據了紅場東側整面的固姆百貨公司,有113年歷史,米白色精雕細琢的三層樓建築,看起來具有大型博物館的氣勢,外牆也沒有任何廣告招牌(這一點又和天安門一致——廣場上不許有任何商業招牌),但是裡面卻是全球精品的購物中心,對於資本主義入侵廣場,俄國人的表現是很慷慨的。
百貨公司內是長條形,二樓以上有空橋相連。三層樓的高度,越上層價位越減,第三層是各種西式速食店。參觀紅場的那一天,遇上了莫斯科120年的五月最高溫,我們為了躲避大太陽,跑到這裡來喝冰咖啡、上廁所(很難得是免費的)。但是整個購物中心是沒有冷氣的,冷飲喝完連冰塊都吞下肚還不能解暑,還是趕緊回去吹冷氣。
走出廣場,看見一個俄國小女孩站在地理中心的圓心,她皺著眉頭、手裡握著硬幣久久丟不出來。不知是被太陽曬到失神,還是心裡的願望難以訴盡?
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