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回到家馬上把旅行箱的衣物和家中床單都通通拿出來清洗,我突然瞥見陽台上有東西在蠕動,打開紗窗仔細看,原來有兩隻小鳥俯臥在一個盆栽上。看起來體形不算小,我起先還以為是受傷的鳥,但是兩隻依偎在一起又不合邏輯,再細看羽毛未豐,頭毛還稀稀疏疏,原來是兩隻雛鳥,我趕緊關上紗窗不敢打擾。


兩個小姊妹(或兄弟)拍打著翅膀閃躲著我伸過去的手,牠們稍移動開,我才看到原來花盆上已經有個樹枝編的扁平小巢,看來這媽媽也挺費心,選擇了這一盆石蓮花,母鳥在孵蛋時,餓了渴了可以直接啄食。而且好幾盆石蓮花,牠選了一盆靠中間的玻璃窗外,這是我們很少會碰到或開啟的位置。
原本猜這一對鳥兒是鴿子,但看牠們略呈彎鉤的嘴形又不太像,於是上網查索,果然是心中的第二選項:班鳩,那是經常在我家可以聽見的鳥鳴之一。
第三天探頭看,兩隻雛鳥又已挪回鳥巢位置,但那罐水似乎沒動到,也許牠們還不會這樣喝水。正傷腦筋之時,一隻環頸斑鳩翩然飛落陽台,啊!媽媽來了!她很謹慎地先隔一段距離觀察,待確定沒有危險才飛入盆中。

怕驚擾到牠們,我隔著紗窗遠拍。果真鳥媽媽是來餵食的,兩隻個頭與媽媽差不多的雛鳥圍著索食,終於讓人放下心來。




班鳩一次生兩顆蛋,由雌雄鳥輪流孵蛋,孵化期18天,雛鳥也由雄鳥和雌鳥輪流照顧餵食,通常兩星期後小班鳩就必須離巢。呵呵,這對鳥父母真是選得好地方、好時機,我們出外旅行一個月,這一家四口就在這段時間完成了生命的傳承。
「有鳳來儀」是遠古的神話,「有鳥來巢」正在我家陽台上映。
參看:
「鵲巢鳩佔」一詞有研究者認為不符鳥類生態,這裏有一篇「鵲巢鳩佔釋疑」,頗有趣味,有興趣不妨一閱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