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2年底,一場由詩詞吟誦、二胡及古琴演奏,以及書法揮毫串連起的「詩歌之夜」,在依托邦許多芳鄰的熱情參與下,造就了一個獨特而富詩意的夜晚。那一夜的詩與歌,至今仍讓許多人回味不已。感謝當天鈺華老師全程拍攝做了完整記錄,加上大容兄、好友素琴的攝影及當天的投影片,我製作了幾段影片,希望把這場詩歌之夜的感動繼續延展。
第一段影片是「詩歌之夜開場及吟詩」。當天的精彩節目,由長老級的何前輩以台語吟誦古詩詞做開場,他洞悉世事的歷練與滄桑的聲腔,把漢武帝的「秋風詞」、蘇東坡的「和子由澠池懷舊」以及曹孟德的「短歌行」,詮釋得入木三分、耐人尋味。另外何前輩發表的三首創作詩,以芳鄰們熟悉的依托邦人物為題,也引起許多笑聲和掌聲,人物包括他本人、添春先生及因此詩而獲得新外號的「炳煌仙」。
接著是夫妻檔祝璋和玉霞的古琴彈奏和吟誦,琴瑟合鳴伉儷情深令人羨煞。而這一單元還有書法社麗華老師的現場揮毫,一首「陽關三疊」在三個人的琴韻墨香中,揮灑得淋漓盡致,全場驚艷。尤其麗華老師的書法筆酣墨飽寫來如行雲流水,完成的作品引起現場不少人的覬覦,圍著老師久久不肯散去。這段「琴歌揮灑-陽關三疊」,可說是極為難得一見的精彩組合。
胡琴社的夥伴在上下半場分別演奏了動聽的「清平調」及「花非花」,都是許多人都耳熟能詳的曲子,由兩位音色動人的唱將貝絲及莉娟獻唱,現場大家也跟著一起唱開,好不熱鬧。
古詩之外,下半場還有新詩創作發表。「月之組曲」是一位詩人朋友幸凌看到我拍的一系列月亮的照片(月光的顏色、月光詩),引發了她的靈感而創作。可曾想像過映照在湖上的金色月光,如一串串風鈴般的躍動嗎?詩人的慧心巧思,引領著我們進入一個美妙而奇幻的月世界。
這次新詩發表除了一向創作不懈的何前輩多首佳作外,後起之新秀也不遑多讓,陸先生一首五言絕句「月下不獨酌」是應和我多年前的一篇同名文章所作,生動描繪月色下芳鄰把酒言歡其樂融融的意境。可惜詩人在活動前夕赴美,現場由「炳煌仙」代吟,只是少了點韻味,多了些「笑果」。祖民靦腆獻出他的處女作一首七言絕句,獲得滿堂彩。詩作是對依托邦美景有感而發,證明了住在青山秀水之畔能夠讓人觸景成詩,也許在觀賞這段「依托邦情境詩」影片之後,會挖掘出更多芳鄰隱藏的詩情呢!
多年前的一篇拙作「尋找桐花秘徑」,也奉陳老師之命拿出來獻醜。其實那算不得是詩,只是拍照後興起的遊戲之作,屬於偵探性的幽默小故事,也是依托邦週邊的情境之一,這段就請連結看原來的圖文版囉。
在喝采聲之後,還有一些幕後的花絮值得一記。
話說這原本只是水月社計畫辦一個吟古詩的活動,為水月社跑腿的我邀了陳老師和美芳師娘研究了好幾個月,結果三個臭皮匠果然強過諸葛亮,把社區水月社、二胡社和書法社三大社團及許多賢人雅士都動員起來,大張旗鼓地完成這檔美事。只不過,三位始作俑者其實都不好受,要求完美的陳老師為了情境詩配樂,連續好幾個周末蒞臨寒舍彩排至深夜。當天節目解說清晰動人、極獲讚佩的主持人美芳師娘,事前的準備功課和壓力可都不小,甚至在節目進行當中,還需要找胃藥來解危,可見辛苦。而本人為了製作投影片及配合古今詩句的照片,尋遍多年拍攝的上千張檔案,到活動前一周胃發炎去醫院求診,算是最不爭氣的一個。
這是一個集眾人之智慧及參與成就的集體活動,幾位應邀來觀賞的朋友,見到一個鄉下小社區竟然能夠舉辦如此規模及水準的節目,都連連讚嘆不已。我想這應該是給依托邦所有芳鄰的最大掌聲了~別忘了投影片上「千萬買鄰」的故事,我們彼此可都是擁有千萬身價的喔!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