遠望十分氣派的神殿,近看卻是一座未完成的建築。這是在1822年興建的一座國家紀念碑,是蘇格蘭為了紀念在拿破崙戰爭中的死亡將士而建。建築師依據雅典派特農神廟的形式設計,但是僅完成一側時就已耗盡經費,只好停工。
故事的精彩處在後面,當愛丁堡無力繼續這個工程時,她的隔鄰城市格拉斯哥願意提供經費來完成,但是這提議被驕傲的愛丁堡人拒絕了,因此愛丁堡國家紀念碑就以她的半側身軀,在高崗上佇立了一百多年。
也因為如此,愛丁堡從此多了一個「愛丁堡之恥」或「愛丁堡蠢蛋」的稱呼(Edinburgh's Disgrace or Edinburgh's Folly)。
愛丁堡果真是蠢蛋嗎?其實不然,一百多年後這半棟國家紀念碑因為太奇特,反而吸引了許多觀光人潮。當我們爬上山崗時,就正好有一台遊覽車上來,這一團還特別請來了一組兩人樂團,穿著傳統蘇格蘭裙演奏蘇格蘭風笛,讓我們也沾光享受了一場春天的浪漫風情。
只是等到旅行團離開,兩位樂手就站在自家轎車前換裝,一瞬間傳統人物變成尋常百姓,我腦袋裡的時空一下子轉不過來,很不禮貌地瞪視著他們脫、穿衣服,及施施然離去。
位在另一側Dugald Stewart紀念碑是紀念蘇格蘭哲學家Dugald Stewart,比國家紀念碑晚9年興建,也採用希臘式建築,使周邊建築都有一致的風格。
高崗上吸引人的不止是建築物,在這裡可看見四周開闊景觀。往南看就是Holyrood Park和皇宮,北面及東面可以望見北海,西面是市中心和愛丁堡城堡,所以不僅是觀光客,連本地人都喜歡上來看看風景、散散步。
站在愛丁堡的高崗上,我發現,愛丁堡蠢蛋可一點兒也不蠢。
上一篇:愛丁堡小健行
上一篇:愛丁堡小健行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