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月初,剛過87歲生日的媽媽被醫生宣判肺癌第三期,無法開刀,狀況也十分不樂觀。
雖然媽媽算是高壽,雖然也知道人生難免要走這一段,心中還是十分不捨。試探出媽媽想見唯一親妹妹的心願,我開始和大陸親人聯繫,辦理來台探病事宜。正常程序需要五個月之久,照醫生的評估很可能是等不及的。因此我請醫生開了儘速來台探病的證明,那一頭的親人也來回奔波回老家申辦文件,總算一切順利,約兩個月文件就辦得差不多了。
此時媽媽狀況卻出乎醫生的預料,除了化療藥物影響胃口及掉頭髮之外,其它精神及體力都還不錯,喜歡打牌的她還嫌我們不讓她玩久一點。
之前,曾和一家出版社談過有關俄羅斯自助旅遊的書,後來久無下文我自己也事忙,就沒再理會。未料到二月初剛過完年,出版社就將合約送來,我想媽媽狀況穩定,我應該還是可以接下,於是簽下合約,開始緊鑼密鼓撰稿。
二月底抽空和老公去蘭卡威度假村,慶祝結婚週年。
回來才幾天,我的另一位母親突然腦中風,狀況十分危急,醫生暗示只有數日,而且我們必須決定,是否同意醫生在必要時插管急救。不願也不忍見到母親受苦,當家人共同簽下不同意書時,每個人都泣不成聲。
這位母親是我的繼母,她是一位令人敬愛的長輩。
簽下醫院不同意書後,那天晚上我哭著上床。第二天,坐在電腦前腦中一片空白,無法思考。在給好朋友的電話中,瀕臨頂點的壓力,一下子全傾瀉出來。好友也是過來人,她的撫慰讓我心中稍獲安定。
繼母的狀況也出乎醫生意料,二十天後從加護病房轉到普通病房,但是時好時壞,期間曾有兩次要我們準備「衣服」,我的心情也隨之起伏不定。出書合約既簽工作不能停,但兩位母親都讓人牽掛,我常寫稿一整天後去醫院、然後再到媽媽家探視。這一段時間的心情就是煎熬二字可以形容。在醫院和家裡往來奔波,幾次在火車站轉換捷運時,茫茫然搭上與回家反向的車。只有在伏案專注時,擺盪的情緒能夠稍獲舒緩。
四月初,大陸的姨媽和陪伴的表弟來台半個月。因為是初次到台灣,我和兄姐也輪流陪同他們到台北市區及近郊走走。媽媽和近二十年未見面的妹妹,天天一同起居飲食,兩個加起來共166歲的老姊妹,精神都出奇的好。
四月底,稿子交件的同一天,繼母轉到另一家醫院。好的情況是不用注射點滴藥物了,但是中風迄今仍無法開口說話,且需靠鼻胃管灌食,另她本身不健康的肺部導致反覆發炎的危機仍然存在。
糾結的心情漸漸平復,媽媽奇蹟式的持續平穩,繼母未來的路則是漫長且艱苦的。對我來說,今年會是很難熬的一年,但是比起許多人,我仍有兩位母親可以探視,似乎又是一種難得的福份了。
這一段時間裡,老公的支持及幫助、朋友們的打氣,都是穩定心情的最大力量,讓我感受到了自己並不孤單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