對於只有教科書殘餘記憶的我來說,這三者就代表著俄羅斯的全部意義。沒想到我真的來到了俄羅斯,處處驚奇的接觸中,「紅場」也由名詞變成了鮮活的動詞。
紅場建於15世紀末,地上建築物在1493年莫斯科大火中清除。新空地(稱為Pozhar, 或「燒光的地方」)逐漸成為莫斯科的主要商場。名為「托爾格」也就是「市集」。
和許多人的錯覺一樣,我也一直以為紅場的名稱是從她建築的顏色、或是赤色和共產主義之間的聯繫而產生。其實不然,紅場之名是因為俄文字Красная (krasnaya) 意指「紅的」或「美麗的」。這個字本來是指紅場南側的美麗教堂,到了17世紀時,才轉移至廣場。所以紅場意即「美麗的廣場」。
從北面的國家歷史博物館旁邊拱門進入,可以看到這是一座長方形的廣場,西側是克里姆林宮的外城牆,城牆正中的下方,是建於1924年的列寧墓。廣場東側是莫斯科最大、具有百年歷史的固姆(GUM)國營百貨公司,也是世界知名的10大百貨公司之一。
放眼望去,廣場盡頭一群色彩豔麗的洋蔥頭,就是最吸引遊客加速腳步的聖瓦西里教堂(Cathedral of St. Basil the Blessed)。
建於1555年,被譽為俄羅斯建築藝術代表的瓦西里教堂,是為紀念俄國沙皇戰勝韃靼軍隊而建。教堂是由9個圓頂塔樓的禮拜堂組合而成,中央主塔高48公尺,周圍是8座大小、形狀及色彩各不相同的美麗洋蔥頭式穹頂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