活動空橋已經升到機艙口,所有旅客都拿著隨身行李準備下機,但10分鐘過去卻毫無動靜,探頭看機上和空橋上的工作人員隔著機門一直用對講機對話,原來空橋的門發生問題,無法跟機艙門接合。於是看到機下有技術人員來回奔走,但似乎還是束手無策。折騰好一陣子,飛機再緩緩倒車,重新來一次,最後終於成功,這已經是20多分鐘之後了。
在瑞典的第一印象,和我原本的認知,落差很大。
我所認知的瑞典風格是來自Ikea:簡單、時尚、流暢。而瑞典先進的科技,如領導行動電話發展的易利信(Ericsson),他們研發的藍芽(Bluetooth)傳輸技術,讓電腦、手機、耳機等周邊產品的交流產生革命性的變化。更別說電腦滑鼠、彩色螢幕及GPS(全球定位系統)都是瑞典人發明的。有趣的是,瑞典人在先進科技中不忘老祖宗,藍芽的名字,就是1000年前統一了分裂的北歐的維京國王Bluetooth。現代的意義就是:統一跨產業的交流與溝通。
斯得哥爾摩是由2萬多個大小島嶼組成,因此車船都是主要交通工具,中央車站是市區的交通中心,地鐵、火車都在此交會。我在這裡進出多次,車站大廳是挑高建築,乾淨明亮,但是最讓我驚訝的是月台和周邊道路的髒亂,尤其月台上垃圾桶都爆滿不說,滿地垃圾也無人清理,大概是人來人往太多了。這也讓我為台灣的火車月台和捷運感到十分驕傲,這種情形是不可能在台灣發生的。
曾耳聞台灣的自助旅行者說,北歐幾個國家中,瑞典人比較冷漠,較不會主動幫助別人。我倒有沒有這種感覺,在路上問路,或是超市中買東西問人(在歐洲旅行要有心理準備,除了觀光資訊外,其他物品幾乎都沒有英文標示),都獲得非常熱切和細心的指引,讓我對瑞典人有十分好的印象。在斯得哥爾摩中央火車站的Information櫃臺,詢問時需要先抽號碼牌,可見繁忙程度。但是當他們為你服務時,又是十分從容。我連續詢問有關景點、搭車及購買交通票卷之事,工作人員立即幫我從電腦中查詢並印出地圖和搭車路線、介紹城市景點、連購買車票也在此一次完成。全部工作由一個人處理,效率及服務態度,都讓人無法挑剔。
北歐國家物價高,是早有所知,而瑞典還是其中物價最低的,因為她比較偏向社會主義福利國家制度。對我們來說比較切身的是高速公路不收費,在挪威及丹麥路上也很少收費站,但是逢到收費就不是小數目,像丹麥我們開車進哥本哈根,過橋費就要200DKK,約合台幣1100多元。離開哥本哈根到隔海相望的瑞典Malmo,又要收230 DKK,一日之間進出的費用真是讓人有些心疼。而挪威的北角隧道進出也都是高收費。
瑞典面積450萬平方公里,是北歐四國最大的國家,面積超過台灣的100倍,人口只有885萬人,卻不到台灣的一半,可以想見她的遼闊。我們從斯得哥爾摩往北行, 2天之中開了1000多公里,一方面是由於這一段路景點較少,本來就設定為拉車行程。另外也是因北部是大片平原、地廣人稀,而且路上車輛稀少,有時久久才看到一部,因此開起來十分順暢,老公不由得小小的飆了一下,難得體會「此路為我開」的豪性。
瑞典政府對於環保十分盡心,對於不會造成污染的電動車,採取優惠及便利措施。例如在斯得哥爾摩機場,電動車可以免費停車,而且停車場還提供車主免費充電設施。我們在其他城市的YH的停車場,也見到每個車位前面,都設有一根柱子,上面有個小方盒,我好奇打開來看,裡面果真是插梢,好讓電動車的車主可以自行充電。
在北部的小城Sundsvall還遇上一個Viking(維京人是他們的老祖宗)慶典,當地人都穿著中世紀服裝。慶典結束時,看到中世紀的瑞典年輕人,收拾好帳棚,駕著VOLVO車離去,真是十分有趣的畫面。
科技、環保卻又傳統、隨興,加上友善親切的瑞典人,這就是我的瑞典印象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