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6年8月24日 星期四

千年之舞



在柔軟的沙發躺下來,天花板上黑色布幕上,出現了如精靈般的影像,有的像人、有的像變形蟲、還有船形及一些說不上來的東西,它們在銀幕上無聲的滑行,像是踩著安靜舞步的外太空神秘訊號,穿越時空出現在眼前。


沒錯,它們真的是遙遠的千年之舞,來自3000年前人類的創作。

這裡是
Vitlycke博物館,在瑞典第二大城哥特堡(Goteborg)以北1個半小時車程的地方,屬於Tanum平原。平原上有四處岩石區,我們看見的影像就由此而來。這些岩石上雕刻了數以千計的符號和圖像,壯觀畫面讓一個遙遠年代再度鮮活起來,它也成為銅器時代的獨特見證。1994年列入聯合國世界遺產保護區。(Unesco’s World Heritage




Tanum最大和最著名的岩石雕刻遺址,就是在Vitlycke博物館的開放區域之中。館內是以展覽、幻燈片放映的方式呈現。館外的整片山坡上,就是岩石區。這裡的500個石刻圖像,都是公元前1800 500年銅器時代的作品。

圖像內容都是日常生活的紀錄,有狩獵、祭祀、划舟、婚禮等,雖然是用十分簡單的線條刻畫出來,但在現代看來反而有一種質樸之美。瑞典人就利用這些圖案製作了各式商品出售,把老祖宗的無價財產變成有價商品,讓喜歡的人都能擁有,也是各蒙其利了。



在博物館後,還重現了一座銅器時代的農場,茅屋內簡單的床鋪及工具,顯示人們的平日生活,如烹調、製作銅器和瓦器。我們沿著農場的林間步道漫步,見到靜置溪邊的木舟和箭靶,林道旁還圈養著家畜,讓人感覺這裡的主人似乎才剛剛離家。


Tanum的世界遺產是和銅器時代的岩石雕刻密切相關的,但其實這裡不僅是石雕見證了久遠人類的存在,在祭祀的地方和墳墓中所發現的首飾、工具和武器,也讓後人瞭解了千年以前居住在Tanum 人們的生與死。

當時的人們以圖解語言,記載他們的神和靈魂、儀式和饗宴。在圖像背後的深意則是,所有銅器時代的歐洲人,將他們最值得珍惜的東西:神的傳說,留給後世後代一起分享。  


時至今日,古老的傳說已經消失了,但「千年之舞」卻永遠留了下來。 



延伸閱讀

  http://www.vitlyckemuseum.se/default.asp?h=269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