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6年4月30日 星期日





是怎麼樣不掩飾的個性
讓妳為些微小事   縱聲朗笑

是怎麼樣不經意的修為
讓妳在青春末梢   童稚純真

是怎麼樣難忍的疲累困倦
讓妳在最愛的文學中   酣然入夢

是怎麼樣緣由的無情召喚
讓妳在吟哦的崑曲中   悄然離席

是怎麼樣疼惜的心情
讓妳對陌生女子塵封的遺物撫觸低徊
以深情   描繪出她幽微的一生
在空渺的暗夜裏

是怎麼樣難解的巧合
讓妳對逝者的馳想竟成為奇特的自我觀照
以冷冽   刺痛了妳親愛的朋友們
在寂然的講堂中

*********************
第一次看到霞芹,就覺得她十分特別。小小的個兒,大大的嗓門,高興起來,毫不掩飾的笑聲好似籠罩你一頭一臉,讓人不由得也跟著開心起來。雖然霞芹是已屆中年的女子,但她的面容仍是童稚未脫,我常想,是因為未婚讓她保持童稚之心?還是由於這樣的童心,讓她遲遲沒有走入婚姻?

霞芹是寫作班的同學,跟隨著私塾般的老師好些年,大剌剌的個性常會產生無厘頭的趣味。大概是上班累了,偶爾會在課堂打個小瞌睡,這還不打緊,有時還傳出鼾聲,讓好脾氣的老師也不禁橫眉豎眼。還有的時候,霞芹突然自個兒清醒過來,然後冒出一些奇怪的問題,聽得大家眉開眼笑,在文學意境中打結的腦袋,一下子全都開脫出來了。

但是她又不是那麼全然的粗線條。同學中最年長的,是一位年近七十阿媽,她的行動不太方便,霞芹注意到了,每次都細心替她開關門,攙扶著上下樓梯。在我們會是順手做的事情,但霞芹卻當是必須做的,所以每一次都不遺漏。

看了霞芹寫的小說,對她又是另一層的認識。她寫的題材極為特殊,似乎是敘述一個異想世界。小說中,女主角在公司受命去整理另一位女同事辦公桌的遺物,這位女同事是自殺身亡的,但女主角並未見過、也不瞭解她,在好奇心的驅使下,她接下了這工作,並且選擇一個人晚上留下來,面對亡者遺下的物品觀想、對話。這樣細膩的作品,實在讓人很難和霞芹聯想在一起。

課程即將結束時,霞芹連續好幾堂課都缺席,這是很罕見的情形。同學多日都無法聯繫到她,最後找到公司,才知道她已在某夜的睡夢中離世。她幫老師整理的上課錄音帶,及心愛的崑曲,是最後陪伴她的物品。獨居的她是什麼時辰離開?從未有過病史,為何會突然心臟病猝發?在那最後的時刻,她是在夢中吟唱或是在半醒中建構她的小說?這麼多的謎,卻永遠也得不到解答了。

因此,我為霞芹寫下了這篇「問」。
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