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5年11月3日 星期四

捷克旅記

捷克旅程的首夜我們就更改了預定的目的地,原準備住宿的地方是Hradec Kralove,但略走一圈感覺沒啥趣味,加上當天氣溫突然飆到34度,讓我們不想花太多時間尋找旅館,因此就開著車一路晃蕩,直到轉進另一個小城Litomysl,看到鋪著石板的小廣場以及繪著壁畫的小巷道,頗有義大利中世紀小鎮的味道,讓我們的眼睛為之一亮,三人立刻決定:就是這裡!

我們在安靜的小街巷弄中閒逛,一不小心出了巷弄,發現一座典雅的城堡,探問之下才知道這個小城市還是捷克的Historical city,有豐富的歷史文化背景。果真直覺是對的,真是意外的驚喜,這也就是自助旅行的迷人之處。更開心的是,晚上的住宿pension居然還有整片露台,擺設著咖啡桌及可供躺臥的鞦韆椅,在滿天星斗下,三個人或躺或坐,連說話都嫌多餘。

位於布爾諾北方20公里的莫拉斯基夸斯(Moravsky kras),是捷克著名的鐘乳石洞區。分佈在樹林之間的大小石灰岩洞約有400個,其中最大也最多人參觀的鐘乳石洞是Punkevni Jeskyne,這裡有一個深達140公尺的Macocha深淵。參觀時是由導覽帶入洞內,沿著固定動線解說,行程中還包括一段地底河流渡船之旅,十分新鮮有趣。最後小船從另一個山洞出來,在豁然開朗的那一刻,結束整個行程。

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納入世界遺產目錄的Mikulov、Telc及Cesky Krumlov,是許多遊客喜愛的城市,我們也一一探訪。  Mikulov座落在Palava酒區的山丘上,是一座安靜而優雅的小鎮。小街上可見文藝復興及巴洛克式建築與教堂。登上城堡可俯瞰Mikulovsko遼闊的景觀,城牆內有寬大的庭園,小鎮居民在樹下閒坐及逗弄嬰兒,塵囂世事在這裡似乎都是過眼雲煙。

我在這裡的小店找到了一組水晶杯,顏色是帶著透明的藍,如喇叭花開的酒杯與底座之間,以彎曲流暢的線條一體承接,十分雅緻美麗。買下一套後,在其他城鎮想要再尋同一款式卻不可得,原來錯過的剎那便已錯過了。

Telc是一座十分迷你的小城,舊城區被一條護城河環繞,穿過高大的城門,就見到鋪著石板的小廣場周圍,矗立著一棟棟色彩鮮亮、各異其趣的文藝復興風格的房子,城內的景觀就如此一目了然。但是這種完整而集中的形式,感覺更耐人尋味,我們在小廣場上繞著看、坐著看,這些精雕細琢的中世紀建築,就彷彿一長幅全景圖畫與我們靜靜相視。

小城在十六世紀中曾因大火焚燬而重建,至今仍維持十六世紀末的原貌。我們在這裡找到一家小巧的民宿,民宿媽媽Eva接待我們的真誠笑容和豐厚的早餐,也如同這座小城質樸而厚實的形貌,深烙我們的心中。

Cesky Krumlov小鎮有S形河流穿越,一隅是城堡,多元的景觀讓這裡成為歐洲最美麗的中古小鎮之一。建於高地的Statni hrad a zamek哥德式城堡,是捷克僅次於布拉格城堡的第二大城堡。有著16世紀陸續加建的文藝復興的閣樓、洛可可的拱橋及巴洛克的劇院。

城堡中矗立著繪有精細圖案的粉紅色高塔,極富浪漫氣息,是進入小城後最令人驚豔的焦點。我們步上雄偉的城堡,走過嫵媚的河岸,這城、這河、這房舍,視線所及,無須裁剪,美景已是天成。在這裡還嚐到最美味的烤豬腳,外酥內嫩口感十足,它的份量亦很驚人,單點一份就足以讓兩個女生大快朵頤,價錢亦便宜,真是令我們滿意又滿足。

捷克在十五世紀時就有一百多個廣為人知且具療效的溫泉,現在在大學中還有溫泉療養學的研究。溫泉對於歐洲人來說,已超越單純的觀光休憩層次,進入更具經濟價值的療養設計的領域。

Marianske Lazne 和Karlovy Vary都是捷克著名的溫泉小鎮。ML像是在森林小丘上闢建精緻的庭園,每逢整點的噴泉水舞Singing Fountion,維多利亞式大迴廊中演奏的經典樂曲,以及環繞在公園邊華麗精緻的溫泉旅館,彷彿帶我們進入一個夢幻王國。也難怪許多名人如詩人哥德、音樂家華格納、蕭邦,英王愛德華七世都曾慕名而來。

已有600年歷史的Karlovy Vary,位於山谷的底部,是捷克最大且歷史最悠久的溫泉鎮。KV和ML的溫泉都可以飲用且具有療效,經醫生研究要達到飲用溫泉效果,最好的方式就是一邊飲用一邊散步,因此兩個小鎮都有長而美麗的溫泉迴廊,內設有飲泉所,任人飲用。

我們特地買了溫泉水專用杯,它的形狀就像是沒有蓋子的方形型小茶壺,杯子上繪著古典精緻的花紋,最特別的就是握手把柄上有一個小孔,泉水就從這個小孔直接飲用,在各個溫泉旁都可看到人手一杯。其實這裡的溫泉喝起來鹹鹹澀澀的,並不好喝,只是迢迢千里而來當然不容錯過,因此在一個微雨的午後,我也握著美麗的瓷杯,彷彿自己也化身為為優雅的貴婦,漫步在長長的迴廊中。

Terezin在十八世紀時是一座巴洛克風格的要塞,為棋盤式的城鎮。到十九世紀末時成為監獄和第一次世界大戰戰犯的營地。二十世紀中葉蓋世太保在這裡蓋了一座捷克境內最大的集中營,其後有十五萬的歐洲人及猶太人在這座集中營裡被殺害。百年來這座小鎮背負了歷史的悲愁和傷痛。 到小鎮那天正飄著細雨,給人的感覺是市容冷清而帶著陰森氣息。

鎮內博物館收藏了許多血淚斑斑的文物及照片,位在小鎮外圍的集中營,仍保留當年完整生活起居情景。隨著導覽進入長長的地下坑道,那是當年被囚禁者通往死亡之路,萬千血肉之軀在此受到凌虐致死,不知魂魄如今是否已得到永遠的安息?

位於布拉格以東約六十公里的Kutna Hora,在十五世紀時發現銀礦,成為歐洲最大且最富裕的城市。曾經是波西米亞僅次於布拉格的最重要的城鎮,現在則是一個與世無爭的寧靜小城。  城內的地標St. Babara's Church,是一座華麗繁複的歌德式教堂,兩側共27座尖塔,以飛扶壁與正廳相接,我們在陽光下仰望著發亮的教堂,每一個細微之處都是完美無比,面對這樣凝結無數人心血的的藝術品,不由讓人自覺渺小心生謙卑。

Kutna Hora還有一座十分特別的教堂,就是位在郊區的Sedlec的骷髏禮拜堂Ossuary Chapel,內部是以約40,000個僧侶和瘟疫喪生者的遺骸組成。禮拜堂很小,所有看到的物品全是由人體各部位的骨骸組合而成。乍見之下不免驚心動魄,但是仔細觀看,不論是祭壇、吊燈、墜飾或是燭台,以及四座人骨金字塔,都是以精細手法將不同部位的人骨巧妙組合排列,而完成的一件件創作品。我想,亡魂的主人在禮拜堂的庇佑之下,將自己的身體獻出成為永恆的藝術,也足以無憾了。

布拉格被稱為千塔之城,文化藝術之都,是我們此行最為期盼的地方,保留到行程的最後,也是為了能夠放鬆心情,盡情享受。但是過份擁擠的觀光客,和濃厚的商業氣息,讓我們在布拉格住了一週,就感覺有些透不過氣來。尤其查理大橋、布拉格城堡及舊城廣場處處人潮,雖然這是眾人神往之處,但在這個浪漫之城,卻讓我一點兒也浪漫不起來。 捷克小城鎮的從容悠閒,以及各具獨特的風貌,對我來說,才是捷克的真正魅力所在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